by

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
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 有声书 by Simon
录制于:惠灵顿,新西兰。于2025年5月5日-5月10日 (每日早上5-7点)整本书录制⏺️用时6小时40分钟。

我把这本书分成21个音频,每个音频10-20分钟不等,你可以选择每日听一个,差不多20天可以轻松听完。或者一日听2个,则10天就可以听完了。如果你有任何建议,请告诉我,我会很感激!


Day 1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0.mp3

Day 2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1-1.mp3

Day 3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1-2.mp3

Day 4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1-3.mp3

Day 5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2-1.mp3

Day 6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2-2.mp3

Day 7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2-3.mp3

Day 8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2-4.mp3

Day 9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2-5.mp3

Day 10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3-1.mp3

Day 11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3-2.mp3

Day 12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3-3.mp3

Day 13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3-4.mp3

Day 14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4-1.mp3

Day 15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4-2.mp3


Day 16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4-3.mp3

Day 17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5-1.mp3

Day 18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5-2.mp3

Day 19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5-3.mp3

Day 20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5-4.mp3

Day 21
www.lijunj.com/TheCourageToBeDisliked/Ep5-5.mp3

我的录制期间点感受:

我很想好好地读这本书,因我要解决自己的人生课题。

《被讨厌的勇气》

介绍- 这本书原来我在KL的线下读书会已经读过,但是除了知道是一位剑桥的心理学硕士作为领读者,我似乎没有其他印象。

也许,那次我没有参加。无论如何,我在25年的5月5日开始阅读本书, 我开始利用每天早上的5am project录制《被讨厌的勇气》,

至今天5月9日,我已经将前四章录制结束,还剩下最后一章,这本书的有声书我就录制好了。我会把音频上传后把链接发在这里。

录制有声书和以前的阅读体验有很大的不同,在录制的过程中是无法停下来想一想,再读一读的。即使这样,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的感慨。目前有四点个:

1-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

2- 课题分离:人际关系的出发点

就是阿德勒心理学里的核心部分“课题分离”·阿德勒提出,指要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,就要区分什么是我的课题,什么是他人的课题。 简单来说,就是处理事件时要区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责任,主要被用来确定责任归属。

我最近因为孩子的情况,而情绪失控,给孩子也带来了情绪上的伤害,孩子和我说,建议我去做心理咨询,不是说去做心理咨询就是有病,每个人都可以可以做心理咨询。

而我也意识到那个常年做家庭的“消防员”的我,老是把家人出现的情绪问题看作是火警,常年处于消防待命状态,以至于我似乎都失去了自我,我的情绪需要得到疏导。我终于不再坚持,人生第一次约了心理咨询师,在第二次心理咨询的时候,我的咨询师告诉我“课题分离”,我在咨询后,以为咨询师说的是“客体分离”看过一部分信息后没有很深的印象。

直到本周开始读的时候才发现,原来是“课题分离”Separation of Tasks. 这个课题,正是我自己需要的,而不是把家庭看作是处于火灾现场 还未着火的茅草屋,四处是火警。而孩子也需要有自己的“人生课题” 如孩子的学习问题,应该是孩子自己解决的课题。

“可以把马带到水边,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”(这句话哲人在书中讲了好几次)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,下定决心的也是他本人。

要学会不干涉他人的课题。

孩子的人生≠ 我的人生, 孩子的课题≠ 我的课题。 孩子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着。

亲子关系就是用坚固的锁链联结起来的关系,而自己手里只有一把小剪刀。虽然很难,但不能逃避,无论多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,必须勇敢去面对。最不可取的是在这样的状况下止步不前。

3- 人生的三大课题:工作、交友和爱

我会慢慢在读书笔记里探索这3大课题。

4- 共同体: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

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共同体 Social Interest的感觉。 把对自己的执着,变成对他人的关心。

书中青年在最后一章开始寻找想要过怎样的人生,自己的人生意义是什么?

联系到下周五我正好要在本地的读书会领读《追寻生命的意义》这本书,让我想要把第五章读完。

过去一些年,我逐步深入探索内心的世界,对于共同体的感觉,我觉得自己逐步具备了一些认识和经历。

我想结合本书再梳理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探索. 我很喜欢的一位创作人Rick Rubin(他写了The Creative Act A Way of Being)提到自己不属于任何系统,我现在觉得他说的意思是他属于人类和宇宙的共同体,但不属于某个特定的更小的共同体,在他平时遭遇的小的共同体他不需要有归属感。

在那个我们经历的学校、公司、家庭… … 这些小的共同体外,还有更加广阔的世界。我们都是那个世界的一员。我在24年8月来到新西兰,10个月过去,我发现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一员,非常喜欢这样的感觉。

今天周六,本来不需要早起,因为忘记撤掉5am的闹钟,被闹醒了。我早上不准备出门,看看能否把这本书录制结束。没想到这个早上花了近2个小时,录制本书的最后一章,早上7点不到,真的全书录制完成了。 Yeah!第二本有声书制作完成✅并将整本有声书的20个mp3文档上传到我的个人网站。


 读到此书最后哲人对着年轻人说的一段话,我感觉就是哲人和我的对话,我就是那位青年。读着读着哽咽了😭,在读的间隙里我停了下来,平复自己的情绪,差点没有继续读下去。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被感动到,也许我对作者的感激?感激这本书让我学到了扮成“哲人”的作者要传递给我的最重大的信息:“课题分离”?

必要有人开始,即使别人不合作,那也与你无关。。。。 。。。 应该由你开始,不用考虑别人是否合作。

是的,由我开始,我不用考虑他人是否合作,如果我自己改变了,世界就会改变。世界不是等待着,依靠着他人的改变而改变,只能靠我来改变。从今天开始,这个世界已经不是我读这本书之前的世界了。我没有必要和谁竞争,也不需要目的地,只要行动着,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我不曾到过的地方。。。。 

哲人: 我相信你已经喝了水,来吧,走在前面的年轻朋友!我们一起前进吧!青年: 我也相信先生。一起前进吧!谢谢您这么长时间的指导!哲人: 我也要谢谢你!青年:今后我一定还会再来拜访!是的,作为一名无可替代的朋友!青年深深吸了一口气,摸了摸短短的胡须,清楚地自言自语:世界很简单,人生也一样。

对的,我被先生带到了水边,我也已经喝了水了。感谢你先生!感谢你的指导,让我们一起前进。我也深信先生你对我是抱有真心的感谢。你的态度,让我想到了《小王子》里狐狸和小王子的一段对话:对我来说,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,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。我不需要你。你也同样用不着我。对你来说,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,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。但是,如果你驯服了我,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。对我来说,你就是世界上唯一的了;我对你来说,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。

当一周前,我们没有认识之前:我不需要你。先生,你也不需要我。而这一周的阅读下来,你的教诲以及每日早上5点与我的相处,让我们变得不可或缺,你是我不可替代的良师益友。我需要你,正如你那么的需要我。

我也深信:世界很简单,真的很简单
我知道我改变了世界,生活在一个更存粹、更单纯的世界里,

Write a Comment

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