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天是四月阅读书目《小而美:持续盈利的经营法则》的线上分享会,北美场的时间恰好是惠灵顿的清晨六点。原本想着周日可以睡个懒觉,但这场活动成了我早起的好理由。
清晨五点起床,我开始冥想,练习3-4-5呼吸法……但今天的冥想却被一段记忆打断了——那是朋友曾说过的一番话。
她是一位女性科研人员,也是硕士生导师。她曾分享,在科研领域里,作为女性时常会感到一种隐形的束缚。她开始试着忽略性别标签,放下别人对她的看法,不再受固有身份所限。这一转变帮助她建立了更大的自信。每当她感到迷惘时,就提醒自己:“这个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。”这句话成了她继续向前的勇气之源。
事实上,她的成就令人钦佩——不到四十岁,已是重点大学的教授和硕导。
我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:能不能用 ChatGPT 来推演一下她在人群中的“稀有度”?如果知道自己在整个社会中的位置,说不定会带来更清晰的自我肯定。
我于是输入了这个 prompt:
> “大胆假设一下,目前全球有多少人拥有博士学位?其中有多少是大学教授(含副教授)?中国有多少教授级博士?这些中国教授中又有多少是女性?”
模型推导的结果是:中国女性教授级博士大约有27万人,仅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二。也就是说,一万人中可能只有一个像她这样的女性教授级博士。这几乎是“万里挑一”的存在。
当把年龄缩小到低于50岁, 则数字变成了21000人,更加稀少。
看到这个数字,我真心为她感到骄傲。也许她也可以因此更加坚定自己的价值。
这个思路让我想起以前演讲紧张时用的一个心理暗示:把观众想像成一群“光着身子”的人,让自己意识到,他们和我一样普通。我是一个值得站在台上的人。
四月读的《小而美:持续盈利的经营法则》这本书讨论小而美的企业家的书,加上上述的推导让我决定也试着用 ChatGPT 为自己做一次“定位”。我是企业家,积累了一定的财富。我结合“企业家”身份和资产规模,输入了这样的 prompt:
> “大胆地假设一下,目前全球有多少企业家?其中资产超过XXX万美元的有多少人?这些人中在中国的有多少?其中中国男性企业家占多少比例?”
结果显示:全球资产达到该水平的企业家不足20万人,中国不到7万名男性企业家符合这一条件。
当把问题缩小到低于50岁的中国男性企业家符合这一条件的快速下降到2万人。
若再把现金流情况纳入,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口数字还会更小。
当然,物质财富已不再是我生命这个阶段的主要追求。但通过这样的数据回望,也是一种提醒:你努力过,你确实做得不错。
有时,我们都需要从宏观的维度重新认识自己,才能更温柔坚定地走下去。